找到相关内容55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缘起诠释的比较

    无我,终究会由于因缘的离散而归于尽灭,从而放下、爱、取等遮障智慧之眼的烦恼,照见缘起事物的本来空寂而契证涅槃,这是三乘共法缘起观的究竟完成。印顺法师说明这个环结如下:“从这如幻的缘起法中,发现了生死...的无常、无我,以放下、爱、取诸烦恼,契证缘起法性的空寂性。契证缘起的空寂即是涅槃的境地,此为解脱道的修证目标。  两位大师对十二缘起说的定位与诠释的不同,也映现出他们对初期佛教法义的观点。由于《阿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651803.html
  • 浅论佛教的心灵环保

    治疗的关键所在。可见,唯有放下才能彻底清除心灵的障碍,只有离相无住才能显露我们本有的光明清净自性,过着醒悟自在的理智生活。三、清净心是心灵的真善美   “清净心”既是佛教的心灵环保方法,还是生发...!”充分表明心灵环保的重点在于内明或自觉的生命观中,若能明心见性,用本性的清净心面对世间的一切事物,看破放下,无我,无我所,人类就能活在清净自在的性灵生活中。关键词:佛教思想、心灵环保、清净心、常乐...

    释明生

    |浅论佛教的心灵环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0973877.html
  • 有不为而善解一切有为——面对人我是非坦然自在之道

    的境界,罗汉不能体察发心菩萨的境界,地前菩萨不能体会登地菩萨之境,而十地菩萨也不能善知佛境,若凭任自己的凡夫之见去非议兴谤,不觉间犯下重罪在未来世背负难以承担之因果。   放下----争端面前 ...自己的角色演的太投入,坚固执着缘起的这个暂有的假合“相”,并因此带来各种各样的情绪高低。故而佛说可怜悯者,但永不会对众生生嗔恨。   我们知道,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,看待问题不觉间就会带有...

    传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55081845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布施为首。所讲要带著欢喜心去做义工,透过待人做事的磨练,放下,要把做义工作为修行的好机会,并要知道于一切时中,做任何事都可以慑心(修行),例如扫地时可把地当木鱼,扫把当作木鱼槌,来配合念佛号。古...此种种方法中,选择一门入手,如打佛七,专念佛名号,在此七天时间,降伏第七识,放下,显现自性。古人云︰“ ...... 打得念头死,竖出法身活 ( 佛 ) ”。学佛要实践,那就要多参加打佛七了。 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

    而行菩萨道,这就是佛法的伟大之处。   我们为救度众生,也为自度,作为一个佛弟子就必须放下与法执,如法地修持。修持包括利他的净化世界、利益与救度众生;自利的净化自身、使业消智朗。但这两者不能截然...自己或他人感受到痛苦。如果能从缘起性空的道理来认识,就会知道眼前的一切为假有的、暂时的,皆为往昔所造诸善、恶业所感,如果能看透、看空了,就会放下”,“”能放得下,就是“无我”,就能解脱。   ...

    林克智

    |人间佛教|净土|菩萨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8400119657.html
  • 如何用心说出善言、正语

    生起信心,赞叹与鼓励有着一股积极的作用。因为众生都有,皆希望别人对自己是赞叹、鼓励与肯定。爱语,便是因应众生的心,所讲出柔软、赞叹、鼓励的言语,令众生闻言心生欢喜,充满信心、希望。事实上,一般人听到责难时容易失去信心,而真正能够接受大众批评,且听闻批评后还能如饮甘露者,可说是少之又少。因为,对众生而言,要放下,毕竟是件不容易的事。例如有一位居士初次到精舍上禅修课,穿着时髦,如果当下就直接...

    见内

    |口业|正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0014023555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

    ,这是最积极的建设世间。因为佛教能把一切放下,而在放下之后,却又能把利益众生作为己任,为利益世间而行菩萨道,这就是佛法的伟大之处。   我们为救度众生,也为自度,作为一个佛弟子就必须放下与法执,...;…,使自己或他人感受到痛苦。如果能从缘起性空的道理来认识,就会知道眼前的一切为假有的、暂时的,皆为往昔所造诸善、恶业所感,如果能看透、看空了,就会放下”,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3739621.html
  • “破迷·开悟”与“愿行·证果”

    选择”,就是第三种,不是吗?“大是大非”,“放下”,“清净梵行”,“行愿无尽”。台湾才能“安居乐业”,人民才能“丰衣足食”。台湾只有一个。台湾只有如此,“才能除一切苦”。佛曰:“真实不虚”,“...    常说:“出家人”,不是“出国人”。证之历代:“佛教兴,国则强”;“佛教旺,国则富”。反之,则弱。大会的“主题”是:“和谐世界”。佛教各种“法会”中,都诉求:“...

    郭俊次 (台湾世界佛教僧伽总会护法会主任委员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573283.html
  • 修行基础成佛要门

    基础。我们修这些法,都要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,都要有证悟三轮体空的智慧的摄持。你没有开悟证悟,你没有智慧,你怎么去摄持,是不可能的。念佛的时候,我们要放下爱,自私自利,妄想执着。你没有智慧,你怎么去...说“太清净了”,这都不是真正的清净。都会说平等,也是平等,他也是平等,都是平等的。但是真正的平等,不是谁都能明白的。看破了,放下了,才有真正的清净。有清净平等,才能自在随缘念佛。现在我们都会说随缘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基础|修行|佛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115593737.html
  • 正思维的重要性

    邪见者,放弃贪欲,有德有智慧,如此不受生。”2   施与慈悲,而无求无欲是很不容易的事,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,执着这是我,这是我的,这是我所有。因此佛教教人放下放下,就是要放下放下贪心。少一点,少一点贪心,就会多一分慈悲,多一分仁爱。   无缘大慈与爱的不同   佛教讲的无缘大慈是既不带贪着,也不求回报的,只讲施与,不论价值。这与普通人所讲的爱有所不同。我们平时所讲的爱,有...

    广兴

    |八正道|正思维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10450718850.html